卷二
侯王貴戚
鄆王,徽宗皇帝第二子也。稟資秀拔,為學精到。政和八年,射策於庭,名標第一,多士推服。性極嗜畫,頗多儲積。凡得珍圖,即日上進,而御府所賜,亦不為少。復皆絕品,故王府畫目,至數千計。又復時作小筆花鳥便面,克肖聖藝,乃知父堯子舜,趣尚一同也。今祕閣畫目,有《水墨筍竹》及《墨竹》、《蒲竹》等圖。
光州防禦使令穰,字大年,雅有美才高行,讀書能文。少年因誦杜甫詩,見唐人畢宏、韋偃,志求其蹟,師而寫之。不歲月間,便能逼真。時賢稱歎,以為貴人天質自異[2],意所專習,度越流俗也。其所作多小軸,甚清麗。雪景類世所收王維筆,汀渚水鳥,有江湖意。又學東坡作小山叢竹,思致殊佳,但覺筆意柔嫩,實年少好奇耳。若稍加豪壯,及有餘味,當不立小李將軍下也。每出一圖,必出新意。人或戲之曰:「此必朝陵一番回矣。」蓋譏其不能遠適,所見止京洛間景,不出五百里內故也。大年既得名,誅求期尅,無少暇時,擲筆大慨曰:「藝之役人如此!」然業已得名,無可奈何。山谷嘗詠其《蘆雁》云:「揮毫不作小池塘,蘆荻江村雁落行。雖有珠簾巢翡翠,不忘烟雨罩鴛鴦。」然初跋其畫,謂「更屏聲色裘馬,使胸中有數百卷書,當不愧文與可」,葢見其少作耳。自今觀之,其亦有宋之江都王、滕王耶?
令松,字永年,大年弟也,亦善丹青。浮休居士謝大年《江天晚景圖》雜言云:「神妙獨數李將軍,安知伯仲非前身?」則知其兄弟俱能,且筆墨俱得思訓格也。又山谷跋其畫夾云[3]:「調麝煤作花果殊難工,永年遂臻此,殊不易。然作朽蠹太多,是其小疵。」又云:「永年作狗,意態甚逼。遣翰林工,訖其草石,不敢畫虎,憂狗之似,故直作狗,人難我易[4]。」
叔盎,字伯充,善畫馬。嘗以其藝並詩投東坡,東坡次其韻云:「天驥德力備,馬外龍麟中。皇天不遣言,兀與畫圖同。駑駘飽官粟,未受一洗空。十駕均一至,何事籋雲風。」
士雷,字公震,長於山水,清雅可愛。李錞希聲跋其《四時景》絕句,則可知其風旨矣。春云:「九江應共五湖連,尺素能開萬里天。山杏野桃零落處,分明寒食繞風前。」夏云:「繁陰雜樹映汀沙,三伏江天自一家。欲喚扁舟渡雲錦,平鋪明鏡是荷花。」秋云:「舂鉏寂寞繞疎叢,霜後雲生浦漵風。此處年年報秋色,只應衰柳與丹楓。」冬云:「剪水飛花細舞風,斷蘆洲外水連空。剡溪幾曲知名處,何似今朝眼界中。」今祕閣畫目,有《春雪》[5]、《早梅》及《小景》等圖。
嗣濮王宗漢,字獻甫,安懿王幼子也。少即敏慧,儀矩端莊,作《蘆雁》,有佳思。米元章題詩曰:「偃蹇汀眠雁,蕭梢風觸蘆。京塵方滿眼,速為喚花奴。」又曰:「野趣分弱水,風花剪鑑湖。塵中不作惡,為有鄴公圖。」元章許予甚嚴,詩意如此,則可知其含毫運思矣。嘗有《八雁圖》,識者歎賞其工。
士暕,字明發,讀書能文。元符初,試宗室藝業,合格者八人,獨明發賜進士出身。嘗作《春詞》、《烏夜啼》,掃除凡語,飄然寄興於烟霞之外,至今流傳,推為雅什。兼工畫藝,後山居士題其《高軒過圖》,詩曰:「滕王蛺蝶江都馬,一紙千金不當價。異才天縱非力窮,畫工不足甘為下。今代風流數大年,含毫落筆開山川。忽忘朽老壓塵底,却怪鳧鴻墮目前。爾來二人復秀出,萬里河山才咫尺。眼邊安謂有突兀,復似天地初開闢。」其卒云:「未許二豪今角立,則其高情雅韻,自宜追配今昔也。」
士衍,號花一相公,長於著色山水。宣和初進十圖,特轉一官。犍為王瑾家有扇面,意韻誠可喜愛,然少見於世。瑾即其甥也,故得之。
士遵,光堯皇帝皇叔也。善山水,紹興間一時婦女服飾,及琵琶箏面,所作多以小景山水,實唱於士遵。然其筆超俗,特一時倣傚宮中之化,非專為此等作也。
伯駒,字千里,優於山水、花果、翎毛。光堯皇帝嘗命畫集英殿屏,賞賚甚厚。多作小圖,流傳於世,有所畫《蟠檜怪石便面》,在吉州團練使楊可弼良卿家。官至浙東路鈐轄。其弟路分伯驌,字希遠,亦長山水、花木,著色尤工。
士安,長於墨竹。不遵川派,好作筀竹,殊秀潤,與石室體制大異也。
子澄,字處度,廉介修潔,流落巴峽四十年,藉添差祿以自給。善草隸,長歌詩,人不知其能畫也。紹興末,官秭歸[6],士子重其風度,每載酒從之游。一日,乘醉入小肆,見素壁可愛,案上拈禿筆作濺瀑,勢欲動屋,筆力極遒壯也。
王詵,字晉卿,尚英宗女蜀國公主,為利州防禦使。雖在戚里,而其被服禮義,學問詩書,常與寒士角。平居攘去膏粱,黜遠聲色,而從事於書畫。作寶繪堂於私第之東,以蓄其所有,而東坡為之記。東軒亦贈詩云:「錦囊犀軸堆象床,义竿連幅翻雲光。手披橫素風飛揚,卷舒終日未用忙。游意澹泊心清涼,屬目俊麗神激昂。」其所畫山水學李成,皴法以金碌為之,似古。今《觀音寶陀山狀小景》,亦墨作平遠,皆李成法也,故東坡謂「晉卿得破墨三昧」。有《烟江疊嶂圖》、《房相宿因圖》、及《山陰陳迹》、《雪溪乘興》、《四明狂客》、《西塞風雨圖》、《著色山水》等圖,傳於世。
[2] 「為」,王本作「一謂」。
[3] 「夾」,王本作「筴」;明本作「夾」。
[4] 「我易」,王本作「易我」。
[5] 「雪」,王本作「色」;明本作「雪」。
[6] 「歸」,明本作「鄉」。